新信號暗示火星中隱藏著一片迷失的海洋

越來越多的證據(jù)表明,在塵土飛揚的紅色平原下隱藏著一個秘密火星,它可以重新定義我們對這顆紅色星球的看法:一個巨大的液態(tài)水庫,被深深地殼鎖住。

火星上覆蓋著古代水體的痕跡。但是,當?shù)厍蜃兊煤浜透稍飼r,這一切究竟去了哪里的謎團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科學家們。

我們新研究可能會提供答案。利用美國宇航局 InSight 任務的地震數(shù)據(jù)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地震波在地表以下 5.4 至 8 公里之間的層中減慢的速度的證據(jù),這可能是因為在這些深度存在液態(tài)水。

失蹤之水之謎

火星并不總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貧瘠沙漠。數(shù)十億年前,在諾亞紀和赫斯珀里紀時期(41 億至 30 億年前),河流雕刻的山谷和湖泊波光粼粼。

隨著火星磁場的減弱和大氣層的稀薄,大部分地表水消失了。一些逃到了太空,一些凍結(jié)在極冠中,還有一些被困在礦物中,至今仍在那里。

40 億年前(左上),火星可能擁有一個巨大的海洋。但地表水已經(jīng)慢慢消失,今天只在兩極附近留下了冰凍的殘余物。(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(NASA)

但蒸發(fā)、凍結(jié)和巖石并不能完全解釋在遙遠的過去一定覆蓋火星的所有水。計算建議“缺失的”水足以覆蓋地球至少 700 米深的海洋,也許深達 900 米。

一種假設是缺失的水滲入了地殼。在諾亞紀時期,火星受到隕石的嚴重轟炸,隕石可能已經(jīng)形成了裂縫,將水引向地下。

在地表深處,較高的溫度會使水保持液態(tài)——這與靠近地表的冰凍層不同。

火星地殼的地震快照

2018 年,NASA 的InSight 著陸器降落在火星上,以超敏感的地震 檢波器.

通過研究一種稱為“剪切波”的特殊振動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重要的地下異?,F(xiàn)象:在 5.4 到 8 公里以下的層中,這些振動的移動速度較慢。

這個“低速層”很可能是充滿液態(tài)水的高度多孔巖石,就像飽和的海綿一樣。就像地球的含水層一樣,地下水滲入巖石孔隙中。

火星上的卡西尼隕石坑。(阿聯(lián)酋/MBRSC 希望火星任務/EXI/Andrea Luck/CC BY 4.0 的)

我們計算出,火星上的“含水層”可以容納足夠的水,足以覆蓋 520-780 米深的全球海洋中的地球——是南極洲冰蓋所含水量的幾倍。

在考慮了太空損失、礦物質(zhì)中的水以及現(xiàn)代冰蓋之后,該體積與火星“缺失”水(710-920m)的估計值相符。

隕石和火星地震

我們之所以能找到我們的發(fā)現(xiàn),要歸功于 2021 年的兩次隕石撞擊(命名為 S1000a 和 S1094b)和 2022 年的一次火星地震(稱為 S1222a)。這些事件使地震波在地殼中蕩漾,就像將石頭扔進池塘里,看著海浪蔓延。

隕石撞擊 S1094b 造成的隕石坑,從 NASA 的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上看到。(美國宇航局/噴氣推進實驗室-加州理工學院/亞利桑那大學)

InSight 的地震儀捕捉到了這些振動。我們使用事件中的高頻信號——想想調(diào)到一個清脆、高清的廣播電臺——來繪制地殼的隱藏層。

我們計算了“接收器函數(shù)”,這是這些波在地殼各層之間反彈和回蕩時的特征,就像繪制洞穴的回波一樣。這些特征使我們能夠確定巖石變化的邊界,揭示 5.4 至 8 公里深的浸水層。

看點重要

正如我們所知,液態(tài)水對生命至關重要。在地球上,微生物在充滿水的深巖石中茁壯成長。

類似的生命,也許是古代火星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遺跡,會在這些儲藏庫中持續(xù)存在嗎?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找出答案。

水也可能是更復雜生物的生命線,例如未來的人類探險家。凈化后,它可以提供飲用水、氧氣或火箭燃料。

當然,在遙遠的星球上鉆探數(shù)公里深是一項艱巨的挑戰(zhàn)。然而,我們在火星赤道附近收集的數(shù)據(jù)也暗示了其他富含水的區(qū)域的可能性,例如烏托邦平原的冰冷泥漿儲層。

火星探索的下一步是什么?

我們的地震數(shù)據(jù)只涵蓋了火星的一小部分。需要使用地震儀執(zhí)行新的任務來繪制地球其他地區(qū)的潛在水層。

未來的漫游車或鉆頭有朝一日可能會開采這些儲層,分析它們的化學成分以尋找生命的痕跡。這些水域還需要保護免受地球上微生物的侵害,因為它們可能藏匿著原生的火星生物。

現(xiàn)在,水邀請我們繼續(xù)聆聽火星的地震心跳,解碼一個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像地球的世界的秘密。

Hrvoje Tkal?i?教授、地球物理學系主任、Warramunga Array 主任、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孫偉佳, 地質(zhì)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重點實驗室 地球物理學教授中國科學院

本文轉(zhuǎn)載自對話根據(jù) Creative Commons 許可。閱讀原創(chuàng)文章.

寶寶起名 起名

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、學習之用,部分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其版權(quán)均歸原作者及網(wǎng)站所有,如無意侵犯您的權(quán)利,請與小編聯(lián)系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并給予反饋。
相關期刊推薦
湖北農(nóng)機化

湖北農(nóng)機化

農(nóng)業(yè)基礎科學 - 省級期刊

商訊

商訊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建筑與預算

建筑與預算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唐山文學

唐山文學

中國文學 - 省級期刊

科技資訊

科技資訊

合作期刊 - 國家級期刊

人人健康

人人健康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時代金融

時代金融

合作期刊 - 國家級期刊

現(xiàn)代信息科技

現(xiàn)代信息科技

信息科技 - 省級期刊

北極光

北極光

中國文學 - 省級期刊

大眾科學

大眾科學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

科技創(chuàng)新與應用

科技創(chuàng)新與應用

合作期刊 - 省級期刊